home

Feature Story
英文版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信息
找乐
-栏目
食色生香
 

所有内容为 Beijing Scene 所专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摘抄。


 

傣家村大饭店
--西双版纳,我的想往
罗梦玉


中文真的很奇妙,只是几个方块字,却能引发出人们无限的遐想。每当看到“西双版纳”四个字,我便联想到淙淙的溪流,青青的竹楼,翩翩的蝴蝶和窈窕的傣家少女,当然,还有那飘着竹香的傣家饭菜……

满怀这样的憧憬和向往,我去了傣家村。这家“村子”在京广中心对面一个极不起眼的小胡同里。走进胡同,绕过几个餐厅,眼前便豁然一亮:一座高而气派的门楼出现在眼前—正是我想象中的傣家寨子:青绿色的竹门一派清纯地立在那里,上面赫然书着几个大字:傣家村大酒店。

一进“寨子”,我就被迎面一阵轰轰烈烈的锣鼓声吓了一大跳,原来这是傣家村迎接客人的一种仪式。再定睛看时,只间几个身穿传统傣家服装的年轻女子正笑靥如花地立在门口恭迎宾客。我美滋滋地摇进去,眼前好一幅云南竹楼水乡图哦!餐厅主人显然在装修上是用了一番心思:天棚上缠满深绿色的藤萝,四周的墙壁似乎用竹子搭成。人站在里边,只觉得绿树掩映,竹篱笆舍,傣乡边寨的风情尽在眼前……正沉醉其间,忽有清香扑鼻而来,和普通饭店的菜香迥然两异。即刻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入座,马上就见一个身着孔雀蓝傣家裙的少女微笑而来,让人怀疑阿诗玛的传说中的姑娘走了出来。她衣服上绣的银丝在灯下闪着幽光,裙摆和袖口缀着的小亮片随着摇曳的身姿轻摆。

久闻傣家菜的大名,可是真正到了这家傣家饭店,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名,我却眼花缭乱了。得了,还是乖乖地等朋友们来点吧!“要一个香猪鸡纵菌,竹筒云腿,还有荷叶包烧鱼。”这傣家三品听起来多么诱人!“再来一个椰汁鳗鱼,一个竹丝麂子干巴,清炒棠梨花,还有过桥米线和菠萝八宝饭。”“听说云南的竹筒饭菜也不错,我们也来一个吧?”“小姐,再来个竹筒香米饭。”听着朋友们如数家珍地点报菜名,我只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但是做一个不操心的等闲者不是也很好吗?尤其在今天这个人人都不得不操心的时代。我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欣赏起墙上的壁画来。墙上有好几幅壁画,对面一幅最大。这壁画线条简单,色调淡雅,寥寥几笔,人物即栩栩如生。壁画的名字叫“傣王招亲”,讲的是傣王给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招驸马的故事,小公主坐在大象背上抛绣球,接到球的就是驸马爷。这故事和汉族民间流传的“抛绣球”其实大同小异,可是那异族情调却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往。

我们等了不大一会工夫,就开始上菜了。第一个上桌的是“椰汁鳗鱼”。我对它一见钟情,那鱼不是盛在盘子,碟子或碗里,而是“养”在大半个椰子壳内。切得薄厚均匀的鱼片在奶白色浓稠的汤里若隐若现,宛若蛟龙在海里浮沉。汤又甜又鲜,椰子味道浓极了。

菜一道一道很快地上来,有两道菜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其一是“清炒棠梨花”。这菜听起来很简单,可实际上韵味十足,棠梨花是云南独有的野菜,形状颜色有点象我们常吃的荠菜,但味道却截然不同。棠梨花的味道要更细腻一些,更加清香鲜美,当它和鸡蛋配起来炒时,金黄和暗绿的颜色搭配得非常好看。“不知哪里能买到这棠梨花,要能买着自己做,那就太好了。”我正边品边想着,一位身着杏黄傣族裙的女孩手持一根碧绿的竹筒姗姗而来,小姐推开竹筒,立时,竹子的清香和扑鼻的饭香就弥漫在空气里。小姐拿一根长箸轻轻地将米饭拨到盘子里。晶莹的米粒中还点缀着碧绿的豌豆,看起来清新可人。我忽然间竟动了君子怜香惜玉之心,不忍就食。

另外一道菜当然是闻名的“过桥米线”了。说起这道菜,几乎人人知道它,可是,有谁真正知道有关它的感人故事呢?据朋友们说,古时候有个非常用功的秀才,他很喜欢河对面的“米线”,但为了节省时间读书,他每次买了“米线”就急急忙忙地端回家去吃,到家之后“米线”也凉了。卖“米线”的老板是个热心人,他总想让穷秀才吃上热“米线”,他想啊想,有一天,他无意在“米线”里多放了些鸡油,这鸡油浮在汤上形成了绝好的隔温层,秀才隔天回来告诉他,“我那天吃的热米线,乃吾今生所食之极品。”从此这家店里的“米线”就被叫做“过桥米线”。这“过桥米线”日渐闻名,甚至漂洋过海,名声响彻四方。

听了动人的故事之后,再吃那米线,似乎真地有些不同。正说着吃着饮着黄澄澄的米酒,忽闻乐声大作,一队身着红色傣家裙的少女鱼贯而出,随音乐翩翩起舞。一时间,喝彩声,笑声,乐器声响成一片,人人笑逐言开,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这歌舞生平中快乐而满足地超度了。


上期介绍:


那个来自异乡的
“东尼亚"

我的肚子在罢工

大和康佬渔村

"狐朋狗友?" NO!

我们懒人去吃饭

阿利水韩泡菜

仙踪林

书里饮咖啡

素食主义

巴黎味道

他的胳膊不是牛排

饿鬼抢食

一千零一夜